·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今天是:
注重积累,体现方法
作者:赖乾顺    文章来源:原载于《考试报 综合信息版》176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4
 

注重积累,体现方法

——现代文阅读方法型训练题设计

贵州省遵义县茅坡中学 563128 赖乾顺

 

  现代文阅读复习是语文教师中考复习的重点之一,现代文阅读题考前训练是语文教师考前复习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现代文阅读题的设计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它是语文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方面。笔者在致力于长期中考复习研究的实践中,体会到:设计方法型训练题是提高现代文阅读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文阅读考前复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现代文阅读方法型训练题研究的意义

1、它体现了在实践中积累的复习理念

复习不是技巧训练,而是一种积累。语文考试主要是一种知识的考查,能力的考查,思维的考查,而不是技巧的考查。语文复习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积累,学生思维的积累,而不是一种技巧演练。这是语文教师在复习中必须认识到位的,也是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复习理念。

2、它体现了主体训练型的复习策略。

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复习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它同样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过因为复习是构建系统性知识的过程,是强化语文综合能力的手段,是延展学生思维的方法,它必然在学习过程中要更多地体现在训练上,但这个训练不完全等同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训练,它更多地体现为学生的自我开发,自我实践,自我提高。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更关注学生的主体训练,更关注学生全体。能更好地体现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表达中的个性展示;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累。它在三维目标中更关注过程方法目标,在知识和技能目标中更关注技能目标,同时兼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下的教师主导。

方法型训练题更看重学生主体下的教师主导。教师在题型设计中注重了方法指导,在评析试卷中讲究方法总结,学生在主体训练中获得方法积累。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必然解放教师过多操纵复习课堂,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把训练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一改以前复习中教师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讲解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实践;一改以前复习中学生被动的听讲为学生主体体验过程下的主动积累(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语言积累、方法积累、以及表达积累等)。

4、它体现了对学生建构新知过程的关注。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新知的过程,学生的复习也应该是一个建构新知的过程,并且是一个建构系统性新知的过程。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关注了这一过程,它在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建构新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本身就是对全体学生建构新知的关注。它一改以前复习中由教师系统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为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所需建构新知,学生在主动选择中构建新知就必然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在这种训练中都会学有所得。

二、    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策略

    1、阅读材料的选择注重对学生的再教育和对学生生活的渗透。

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方法型训练题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进行训练既关涉教师的复习理念又关涉教师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到阅读试题中来,就是要注意阅读材料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品味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熏陶,获得精神提升。

阅读材料的选择还要注意对学生生活的渗透,学生在接触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解读自己的生活积累,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现象,培养认识和分析生活的能力。

2、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试题的设计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反映到试题中就是选择有文化品味的材料,如精短的文学作品;反映到试题设计中就是品味文学作品。如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

3、试题设计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强调思维的多重性。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就是通过教会学生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一套阅读试题中既有理解能力的培养,又有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分析能力的培养,又有综合概括能力的训练。

4、在试题顺序的安排和试题点拨中强调实践性和体验过程。

方法型训练题注重试题顺序安排,注重试题安排的层次。前面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为后面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的。前面的问题侧重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实践,对阅读材料的全方位体验。后面的问题侧重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品析感悟,综合概括。

5、在答案的形成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习得

任何阅读试题都需要学生阅读解答,形成答案是设计阅读试题必然要考虑的因素。方法型阅读试题和其他阅读试题相比,更关注学生答题方法的习得,更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在题干中通过提示或暗示指导学生解题,学生在解答方法型训练题时既习得了方法,又掌握的解题规律。

三、    设计方法

1、   注重试题设计专题化。

现代文阅读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必须注重试题的专题性。它把整个现代文阅读训练点切分成不同的专题,在训练中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展开,形成一个专题训练系列。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个复习是一个大的系统,现代文阅读复习是其中一个小系统,而每一个切分出来的现代文阅读点的训练又是现代文阅读复习系统下的一个更小的系统。如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题(其中又可按能力训练划分为整体感知阅读专题,分析理解专题,信息提取专题,概括文章主旨专题等。当然也可按其他分类标准确定专题)。

教师通过专题化的阅读训练题设计关注学生知识的系统性,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解题方法化和规律化。学生有了专题的概念就会激发自己探究的兴趣,就会促成自己系统掌握规律。

2、注重试题设计中的方法指导。

方法性是此类试题设计的重要方面。它可以是答题方法的指导,可以是阅读方法的点拨,可以是审题方法的提示,还可以是阅读习惯的暗示等。教师在试题设计中从方法论的层面针对学生特点和考题规律在卷面上给予学生暗示,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规律、习得方法。

3、注重试题训练点的层进性特点。

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层进性的。从建构新知的角度看,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思维的过程中首先是调动自己已有积累,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新知。教师在设计方法型阅读题时同样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首先,在序列性专题中注意层次性,强调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强调学生按规律学习。如在“整体感知专题”之后设计“理解分析”;在“信息摘取”专题之后训练“综合概括”。其次,在题目顺序的设计上按阅读规律注意层次性。如可先设计内容理解题,再设计理解中心类题;先设计能力化的知识题,再设计思维化的能力题等。

4、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的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是理解阅读语段,答好阅读试题的关键。教师在方法型训练题的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基础层面的阅读试题要更多地强调阅读体验,能力层面的阅读试题要强调在阅读体验基础上的思考,思维层面的题要强调思考基础上的提高。

5、注重学生在训练中提高。

突出训练是方法型训练题的核心。方法型训练题除了突出对考点的强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突出方法的习得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它更看重阅读体验,更看重阅读规律的掌握。更看重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6、注重试题的分类设计。

方法型阅读训练题从试题角度可分为试题类和表达类。试题类是通过系列的知识能力训练增加学生的积累。它主要是从掌握中考考点的层面考虑知识能力训练点的操作强化;表达类训练是通过阅读后表达的训练培养强化学生会读和会答的能力。它主要是从方法规律的层面考虑学生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掌握和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方法型阅读训练题从方法的角度可分为提示类和暗示类。提示类训练题的设计强调对试题解读和答案形成的提示。它需要教师在设计试题的过程中明确地设计在试题题干之前或设计在题干后面用括号标明;暗示类训练题的设计强调只对试题解读和答案形成给予考生适当的暗示。它需要教师在设计题干时在题干中设计试题解读和答案形成的方法,或者试题题干本身就是一种解读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提示,或者试题的顺序就是一种阅读规律的提示,就是一种解题方法的提示。

四、方法型阅读训练题举例

(一)暗示类

天亮是从自家窗口开始的

罗西

很多人会看到月亮之美,却不会感谢邻居门口的灯以及屋后栅栏上生动的牵牛花。我妈妈的一句话我记得非常牢:不论你在什么地方,要和你最近的那个人搞好关系。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同学、同事、舍友,甚至是看电影时邻座的陌生人。但奇怪的是,我们的目光总是不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吸引,更多的时候,是为其所烦,甚至嫉恨。也许是因为竞争,也许是因为他不小心影响了你的视线,或者只是因为太了解对方,从而轻视他……

我的新邻居是一对老年夫妇,可能是代沟的缘故,我们很少往来,偶尔在阳台上晾衣服时,会打声招呼,仅此而已。今年春节期间,大约是正月初二,我听到叩门声,以为是朋友来拜年,打开防盗门一看,奇怪,是个陌生的女士,显然她看出我的尴尬,便很快自我介绍说:“不好意思,我是对面家的女儿,今天回娘家,可不可以送我一根葱……我们应该做好邻居!”原来是要通过一根葱来加强彼此往来,我有点惭愧,按理我这个晚辈应主动与邻居老夫妇拉近关系,想不到他们的女儿捷足先登了,而且这种方式非常,却很温暖,在关上门坐在沙发上感慨一番之后,我便把两个小孩叫过来:“记住,以后每天你们都要和对面的老爷爷老奶奶说话,或者请他们讲故事。”接下去的日子,我发现很多不同寻常的变化:放在门口的袋装垃圾,常被人先提走了;邻居把最美最香的花移到离我家最近的阳台上摆着,风吹着窗帘,我分享着那阵阵袭来的花香;我们白天不在家时,对面邻居的门一整天都开着,显然他们“顺便”帮我家看门……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人心都是肉做的,好人可以遇见,但更多的是你通过努力而打造的;谁会对你好?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先从自己身边开始寻找、做好……是的,天亮是从自家的窗口开始的。

1、    读第一自然段。

1)作者列举了我们同身边人相处不善的三种原因,请谪取文段中的词语分别用两个字写出这三种原因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我们同身边人相处不善的原因还很多,请仿照文段中的句式再写两种原因:也许是因为                                 

或者只是因为                                                         

2、    读第二自然段

1)概括本段中所写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根据“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到人心都是肉做的……”一句判断第二段详写了哪一件事,并简要说说详写的原因。

                                                                  

3)“接着,我发现很多不同寻常的变化”文中列举了三种变化,请发挥想象,再列举可能发生的两种变化

A                                                                  

B                                                                

3、    读第三自然段。

1)摘抄一句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摘抄的表现中心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                                                            

4、    结合文章内容和文章表现的中心,谈谈你对“天亮是从自家窗口开始的”一句深层含义的理解。

                                                                   

5、    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你与身边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最为合适。用一句话写下来。

                                                                   

(二)提示类

多美呀

孔林

他伸出一双粗大而颤抖的手,庄重地接过辛勤一年的答卷。

他的胳膊青筋突起,手掌上有石头般的硬茧,有风风雨雨雕刻出来的杂乱无章的皱纹,有血迹的斑点,汗的涩咸,稻谷的郁香……

那浓密的,毛茸茸的眉毛下面闪动着一双明亮的瞳仁。

像用小刀切成的厚厚的嘴唇,有如被刚刚启封的蜜罐,几乎要淌出蜜汁。

他用手摇着崭新的票子,票子发出唰唰的响声,像春鸟扇动着金色的翅膀。

老伴催他回家去。

他眯缝着眼睛,腾地站了起来,将票子擎在老伴的脸上。

“你看这上面的国徽多美呀!”

1、品味动词要注意动词体现出来的动作感,由此联想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请用简洁的语言体会第七段中“将票子擎在老伴的脸上”一句中“擎”的表达作用。

                                                                    

2、品味修饰语要注意将修饰语与所修饰的词结合在一起进行联想从而体会修饰语中隐含的感情和思想。请品味第一自然段“他伸出一双粗大而颤抖的手,庄重地接过辛勤一年的答卷”一句中“庄重”的表达作用。

                                                                    

3、品味描写要注意形象再现。

1)请品味第二自然段的肖像描写回答:作者通过不同感官写“他的手”仿例联想

例:手掌上有石头般的硬茧:辛勤劳动的象征。(可以想象他劳动的形象)

有风风雨雨雕刻出来的杂乱无章的皱纹:                             

有血迹的斑点:                                                   

汗的涩咸:                                                      

稻谷的郁香:                                                     

2)请品味第五自然段中的细节描写:通过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3)请品味最末一段的语言描写,把“他”话需要表现的意思用更多的语言表现出来。

                                                                  

4、文中的“他”在面对自己的劳动报酬时如此庄重,你在生活中有让你感到庄重的事吗,请用一句动作描写(注意动词的选用或修饰语的选用)或一句简洁的语言(注意句式的选择或标点符号的运用)描写写下来。

(三)表达类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laiqianshun    责任编辑:laiqianshu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