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三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 1《诗经》三首 | |
| 作者:《诗经》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 | |
|   
         
 黍 离 选自《诗经·王风》。黍,小米。 彼黍离离〔离离〕茂盛的样子,彼稷〔稷〕高粱之苗。行迈靡靡〔行迈靡靡〕远行的脚步慢慢腾腾。行迈,远行。靡靡,脚步缓慢的样子,中心摇摇〔摇摇〕同“愮愮”,心里烦闷的样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悠悠〕遥远的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噎〕食物塞住咽喉不能呼吸。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小米长满了田畴,高粱开始抽苗、结穗,“我”失魂落魄地走着,知道我的说我心里忧愁,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要求。苍天哪,到底是谁害我走到这一步?《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周人东迁以后,有一个大夫来到故都,见宗庙宫室被夷为平地,遍地黍稷,一片荒凉景象,因此忧伤彷徨,感叹周室的兴衰,故作此诗。这种说法旧时候最流行,但我们从诗句中间,却看不到周室东迁的事情,因此,现代人多认为它是一个流浪的人抒发忧愁的作品。 溱 洧 选自《诗经·郑风》。溱、洧,郑国两条河的名字。 溱与洧,方涣涣〔涣涣〕水流很大的样子兮。士与女,方秉蕳〔蕳(jiān)〕香草名,又名兰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既且〕已经去过了。既,已经。且,通“徂”,去、往。”“且〔且〕再往观乎!”洧之外,洵汙〔汙(xū)〕宽大、宽阔。且乐。维〔维〕语助词,无义。士与女,伊〔伊〕语助词,无义。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浏〕水清的样子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殷其盈矣〕人多,地方都满了。殷,众多。盈,满。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汙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将〕同上面的“相”,互相的意思谑,赠之以勺药。 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节,男男女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手持兰草,祓除不祥。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就在这样浓厚的节日气氛中会面了。他们一起来到洧水之滨,说说笑笑,玩耍戏谑,并趁机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全诗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写出了这对情侣约会时的微妙心理,别有情趣。 子 衿 选自《诗经·郑风》。衿,衣领。 青青子衿,悠悠〔悠悠〕忧愁思念的样子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嗣音〕你难道不能给我点音信。嗣,通“诒”,寄?青青子佩〔佩〕佩玉的带子,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挑兮达兮〕独自来回地走,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一会儿伫立远望,一会儿焦躁地走来走去,可是等了好久,那个有着青青衣领的人也没来,不禁怨恨袭上心头:纵使我不能去,难道你就不能来?哪怕只是让人捎句话来也行呀。你难道不知道我一天不见你,就像过了三个月一样吗?体会其中的感情。  |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