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三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21 红海上的一幕
作者:孙福熙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太阳做完了竟日普照的事业,在万物送别他的时候,他还显出十分的壮丽。他披上红袍,光耀万丈,云霞布阵,换起与主将一色的制服,听候号令。尽天所覆的大圆镜上,鼓起微波,远近同一节奏的轻舞,以歌颂他的功德,以惋惜他的离去。

    景物忽然变动了,云霞移转,歌舞紧急,我战战兢兢的凝视,看宇宙间将有何种变化;太阳骤然躲入一块紫云后面了。海面失色,立即转为幽暗,彩云惊惧,屏足不敢喘息。金线万条,透射云际,使人领受最后的恩惠,然而他又出来了。他之藏匿是欲缓和人们在他去后的相思的。

    我俯首看自己,见是照得满身光彩。正在欣幸而惭愧,回头看见我的背影。从船上投射海中,眼光跟了他过去,在无尽远处,窥见紫帏后的圆月,岂敢信他是我的影迎来的!

    天生丽质,羞见人世,他启幕轻步而上,四顾静寂,不禁迟回。海如青绒的地毯,依微风的韵调而抑扬吟咏。薄霭是紫绢的背景,衬托皎月,愈显丰姿。青云侍侧,桃花覆顶,在这时候,他预备他灵感一切的事业了。

    我渐渐的仰头上去,看红云渐淡而渐青,经过天中,沿弧线而下,青天渐淡而渐红,太阳就在这红云的中间,月与日正在船的左右,而我们是向正南进行──海行九天以来,至现在始辨方向。

    我很勇壮,因为我饱餐一切色彩;我很清醒,因为我畅饮一切光辉。我为我的朋友们喜悦:他们所属望的我在这富有壮丽与优秀的大宇宙中了!

    水面上的一点日影渐与太阳的圆球相接而相合,迎之而去了,太阳不想留恋,谁也不能挽留;空虚的舞台上惟留光明的小云,在可羡的布景前闪烁,听满场的鼓掌。

    月亮是何等的圆润啊,远胜珠玉。他已高升,而且已远比初出时明亮了。他照临我,投射我的影子到无尽远处,追上太阳。月光是太阳的返照,然而他自有风格,绝不与太阳同德性。凉风经过他的旁边,裙衩摇曳,而他的目光愈是清澈了。他柔抚万物,以灵魂分给他们,使各各自然的知道填入诗句,合奏他新成的曲调。此时惟有皎洁,惟有凉爽,从气中,从水上,缥缈宇内。这是安慰,这是休息。这样的直至太阳再来时,再开始大家的工作。

    本文描写的“一幕”实际上是两种自然景象,一是日落,一是月出,交替行进,恰成对比。其实对比是多重的,日落与月出的景象形成对比,描写的笔法和风格也形成对比,廓大的意境和精细的描绘又形成对比。你觉得哪一种描写得更精彩迷人?

    在高明的作家那里,文学的想像,有时表现为大胆的创造,把空无的写成实有的,如“空虚的舞台上惟留光明的小云,在可羡的布景前闪烁,听满场的鼓掌”,其中“听满场的鼓掌”纯属想像。尽管想像得很奇特,但又有所依据,作者是顺着“舞台”和“布景”往下想像的。文学的想像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又合于情理,这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启发吗?

    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分别概括本文日落和月出的景象。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