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三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63 谭嗣同
作者:梁启超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3
 

 

    节选自《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饮冰室合集》第一册)。节选部分的上文,记述了谭嗣同的身世及其甲午战争以后在湖南宣传维新创办新政的情况;下文记述了他的著作,评述了他的学术思想。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1898年8月曾被征入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发生,变法失败,与林旭、杨锐等六位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著名学者。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适大病,不能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号为“军机四卿”。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数月以来,皇上有所询问,则令总理衙门传旨,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锐意欲行大改革矣。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

    初,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君拟旨,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谕中,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西后云。君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皇上之真无权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人咸知懋勤殿之事,以为今日谕旨将下,而卒不下,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初二日,复召见。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曰:“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君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君曰:“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袁曰:“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胡乃荣之私人,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慰帅岂不知之?”君乃曰:“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视曰:“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袁曰:“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事急矣,即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乃叮咛而去。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至初五日,袁复召见,闻亦奉有密诏云。至初六日,变遂发。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画,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呜呼,烈矣!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农历,公历是六月。

〔定国是之诏〕决定国家大计(指变法维新)的诏书。国是,国事。

〔君〕对谭嗣同的尊称,原传开头已称谭君,故这里省称君。

〔徐公致靖〕江苏宜兴人,光绪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主张变法,荐康有为、谭嗣同等,升侍郎。戊戌政变后罢官下狱,后被释。

〔被征〕被皇帝宣召。

〔扶病入觐(jìn)〕带病进见皇帝。觐,朝拜皇帝。

〔奏对称旨〕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意。

〔超擢(zhuó)〕破格提升。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赏赐他)四品卿的官衔,做军机处办理文书的官。卿,较高的官员。军机,指军机处,总管军政大事的机构。章京,清代官名,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参知政事〕宋代官名,相当于副宰相。

〔上〕皇上。

〔西后〕就是慈禧太后。

〔总理衙门〕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来改为“外务部”(外交部)。

〔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写在他呈给皇帝看的书信里。

〔锐意〕决心。〔贼臣〕指当时反对变法维新的顽固派。

〔忌〕恨。〔

变〕指政变。

〔与言〕同他说。

〔懋勤殿〕皇帝读书、研究学问的地方。

〔设顾问官〕当时光绪帝计划要选用精干的维新官员入宫办事,设顾问官。

〔拟旨〕起草上谕(诏书)。

〔内侍〕太监。

〔历朝圣训〕(本朝)历代皇帝的遗训。

〔故事〕先例。

〔颐和园〕在北京西郊,慈禧的行宫。

〔请命〕请示。

〔京朝〕朝廷里。

〔衣带诏〕藏在衣带间的密诏。

〔寸柄〕一点点权柄。

〔讲中外之故〕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的国情。

〔结以恩遇〕拿优厚的待遇联络他。

〔缓急〕实指危急。

〔特赏侍郎〕特别赏赐他侍郎的官衔。

〔径造〕径直前往。

〔诘〕问。

〔旷代之圣主〕这一时代少有的好皇帝。旷代,一代少有。与下文“绝代”意思相同。

〔天津阅兵之阴谋〕慈禧同她的亲信荣禄(当时做直隶总督,掌握兵权)密谋,要光绪在九月里同她一起到天津阅兵,乘机用武力胁迫他退位。

〔首仆〕控告我。首,首告,出面告发。仆,“我”的自谦的说法。

〔董、聂〕董福祥和聂士成,二人分别驻军长辛店和天津。

〔节制〕指挥调遣。

〔大事〕废立皇帝的事,这里指逼光绪退位的事。

〔健者〕强有力的。

〔若变起〕如果事变发生。

〔清君侧〕肃清君主周围的坏人(指肃清慈禧的党羽)。

〔肃宫廷〕整肃宫廷里边的秩序(指禁止慈禧把持政权)。

〔指挥若定〕指挥起来镇定自若,稳操胜算。若定,像已定局,形容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不世之业〕一世无比的事业。

〔诸君子〕指谭嗣同等人。

〔待〕对待。

〔幕府〕将军的府署叫幕府,这里指幕府里的僚属。

〔推心〕“推心置腹”的省略说法。

〔慰帅〕袁世凯字慰亭,又统率军队,所以称他“慰帅”。

〔假〕给。

〔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指光绪二十二年(1896)胡景桂(当时任御史)参劾袁世凯克扣军饷一事。参劾,弹劾(上奏章揭露某人的缺点)。

〔放〕被委任,被委派。

〔旋〕不久。

〔道〕道员。清朝每省分几个道,道的长官叫道员。

〔操、莽〕曹操、王莽。

〔易易〕很容易。

〔条理〕指措施。

〔哨〕清朝的军队编制,“营”以下是“哨”。

〔更选〕另选,更换。

〔叮咛〕再三嘱咐。

〔漏三下〕打三更。

〔变遂发〕戊戌政变就爆发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后,荣禄连夜进京见西太后,第二天(9月21日,即初六日)清晨,西太后囚禁光绪皇帝,随即垂帘听政(亲自执掌政权),大肆捕杀、通缉、罢免维新派人员,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擘(bò)画〕计划,布置。

〔抄捕南海馆之报〕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当时康有为住在北京南海会馆。

〔垂帘之谕〕垂帘听政的上谕。光绪帝即位时,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六年(1890),慈禧归政于光绪。这时候,慈禧又要听政,便是夺取政权。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它难做,却尽力去做到它。

〔伊藤氏〕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来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劝东游〕劝我到日本去。

〔行者〕出走的人。

〔酬〕报答。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康有为的生死还不知道。康有为是南海县(现在并入广州市)人,“南海”是对他的尊称。卜,预料。

〔程婴、杵臼〕都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赵朔为仇人屠岸贾所杀害,程婴和杵臼设法保全了赵朔的孤儿。

〔月照、西乡〕月照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一个和尚。西乡隆盛是他的好友。当时幕府专横,天皇无权。他们为推翻幕府,到处进行宣传。后来被迫投水自杀。西乡隆盛遇救而活,终于完成了志愿。

〔侠士〕指当时北京的豪侠之士大刀王五。

〔昌〕强盛。〔有之〕(如果)有流血的。

〔故及于难〕所以遭了祸。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1898年9月29日(八月十三日是夏历)杀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于北京南城菜市口,时号“戊戌六君子”。

〔有〕又。古人写年龄或年份常用“十有”的格式。

〔军机大臣〕军机处的长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

〔刚毅〕晚清满洲贵族,1894年任军机大臣,为慈禧所宠信。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随慈禧西逃,途中病死。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以翔实的史实,

    记述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个过程,高度颂扬了谭嗣同为变法维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杀身成仁的精神。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