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六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10 宇宙六问
作者:吴智仁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选自饶忠华主编《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感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仰望星空,浩瀚无垠的宇宙总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也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思索一个个自然之谜。人类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吗?近到太阳,远到类星体,我们了解多少?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存在吗?我们怎样估算宇宙的物质总量?宇宙的命运可以预测吗?本文作者以简明的语言、科学的表述,回答了这些问题。尽管这些宇宙学难题还没有一个终极答案,但对它们的探索表现了人类思维的伟力。人类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质疑中前进的,宇宙神秘的面纱总有一天会被揭开,它的无穷奥秘一定会被逐渐破解。

 人类是孤独的吗?

人类真是宇宙中的惟一智慧生物吗?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反对“人类惟一论”的人,对银河系的智慧生物作了如下分析和估计。在绕恒星运行的行星上,能繁衍出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它的恒星的质量要与太阳质量相当。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由于热核反应进行快,恒星的寿命短,生命来不及演化;反之,质量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其周围的行星得到的能量太少,生命不易繁衍。估计在银河系的1400亿颗恒星中,大约有1/10的质量和太阳相近,由此算出适合生命繁衍的不大不小的恒星大约有140亿颗。

140亿颗恒星分布在银河系的各处。由于银河系的中心(星系核)辐射强,生命不易产生,只有在银河系边缘的恒星才能避开这种“致命的”辐射。这种恒星只占140亿颗恒星中的1/10,即14亿颗。而这14亿颗恒星中有一半是双星(即距离相当近的两颗恒星,环绕着一个公共的质量中心运行),这些双星中的一小部分对生命不利。因而在14亿颗恒星中,适合生命条件的恒星(包括双星)只有10亿颗。而在这10亿颗恒星中,估计只有1亿颗恒星有行星。太阳的寿命约100亿年,至今它已活了50亿年。由此看来,生命要演化到恒星的中年时才能出现智慧生物(如人)。这样看来,上述1亿颗恒星中只有五千万颗恒星的行星上,可能有我们人类的兄弟。当然,以上所述仅是一种理论分析,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第二个“地球”,也没有发现第二个“人类”。

另一些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可能有这么多“人类”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生命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拿我们人类来讲,地球比现在的再大一点或小一点,离太阳近一些或远一点,都可能使生命难以存在,故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是宇宙中“绝无仅有”的。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