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71.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洪健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19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包头市五十一中 洪健霏 经过几年的培训,2013年10月,我讲了《论语《十二章》》这一课。这节课我是这样讲的: 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不但要学习文章中的道理,还要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请打开书52页。我们今天先来学习前六章。 (大屏幕出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本课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应熟读、深思、牢记。 熟读 1、初读课文,齐读课文 (出示字词)(齐读两遍,伸出手写一写) yùn yú jǔ wǎnɡ dài dān yuè yòu 愠 逾 矩 罔 殆 箪 说 有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出语气。 教师示范读一章 自由练习读 学生指名读 齐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深思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同学们,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 朋:(批注) 乐: 知:(批注) 省: 谋: 忠: 志: 不惑: 温故: 知新: 罔: 殆: 贤: 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贤哉,回也!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将往是不是做到真诚诚实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立身处世有所成就,四十岁懂得各方面的事情而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会超越法度。”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能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吃一碗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这种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结合译文,根据刚才的学习补充笔记。 小结: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用自己的话把课下注释串联成通顺的句子 牢记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蕴含了人生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智慧,找一找道理。 课堂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余老师的点评是:应该注意文言文读的环节,环节之间的衔接应该自然。 修改后我再上这个课,忽然体会到文言文读的魅力,以前的课上,只注意字音、停顿,但语气只停留在简单的口头点评,并没有真正的给出学生语气,领着学生去读。通过这一次的讲课,突然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老师是一个很锻炼很锻炼人的职业..首先说心理素质,不得不说大讲台和小讲台是完全不一样的。小讲台就多了些随意,仪态上的,语言上的。站在大讲台上,我想,紧张肯定是会有的,但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思维严谨,仪态大方,语言恰当,这就是我们需要历练的。 讲课最重要的是对课文的把握。这样的讲课,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对教材一遍遍的分析,然后制定教案,再在无数次的试讲中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我想,这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绝对做不到的。我们往往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而忽略了教材。其实,每节课把握一个教学重点,设置两到三个问题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才更加行之有效。 在对待教学时,思变的能力也在这个大讲台上得到了提升。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要有改变的课堂,活跃的课堂。 余映潮老师的点评对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余老师听每一节课总是十分认真的,并且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总结优缺点,并提出新的方案,这足以说明余老师在平时听了无数节课,并且认真思考才能做出这样的点评。认真,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品质。有了它,我们才能给学生一个积极有效的课堂。 每一次这样的讲台,都让我收获良多。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我们需要负责任的给学生一个高效的课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