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写作 >> 正文 今天是:
前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写作与说话》是为重点高中编写的语文课本,共分三册,供高中三个年级自学参考使用。

这套语文课本是根据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写,根据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修改,又根据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的,体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较高要求。

编写这套课本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提高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科学化与民族化统一为基本原则,把握中国青少年学习本国语文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方法,采取能力分级、知识分类、训练分步、教材分编等形式,力求使各项训练在纵向发展与横向配合上,都有相对合理的内在联系,全书构成一个比较科学,比较严整,比较新颖,又切实可行的语文训练体系,摆脱以“文选系统”“文体循环”“讲读中心”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模式,建立以“能力系统”“能级递进”“自学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在高中语文教材体系的改革上有较大的突破。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科学、系统的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生活体验、文化教养、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其核心是语文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阶段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或称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或称写作能力)。

高中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是会话、演讲和论辩能力。

高中阶段的写作能力,主要是适应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进行各种实用性写作的能力。

为了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认真搞好阅读训练,切实提高阅读能力,为培养表达能力打好基础之外,还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写作与说话训练。

“写作与说话”训练,不是单一的写作训练,而是包括口语训练在内的语文表达训练。

“写作与说话”训练,也不是单纯的语文表达训练,而是与思想训练密切结合的想、说、写综合训练。

“写作与说话”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以思维训练为基础,以说话训练为中介,以写作训练为重点,实行想、说、写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协调发展,逐步深入,全面提高。

“写作与说话”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思考与表述”训练,“思路与章法”训练和“思辨与立意”训练。这是根据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总结作文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思考与表述”“思路与章法”“思辨与立意”这三项训练是高中“写作与说话”训练的主线,它与阅读训练的主线──“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鉴赏”“文化著作研读”相配合,构成了一个双线分流而又完整统一的语文训练体系。

“写作与说话”训练,要在高中三年内有计划地分步进行。

“写作与说话”训练的第一步是“思考与表述”训练,计划在高中一年级进行。训练的重点是“练短文”(重在提高构段能力)。训练的方式是“课内作指导,课外经常练”。这里突出一个“多”字(多思、多说、多写)。训练的目标是“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写作与说话”训练的第二步是“思路与章法”训练,计划在高中二年级进行。训练的重点是“练篇章”(重在提高谋篇能力)。训练的方式是“课内作指导,课外周周练”。这里突出一个“精”字(精思、精说、精写)。训练的目标是“说一番话,中心明确,思路通畅,层次清楚,用语准确。写一篇文章,中心明确,思路畅达,结构严谨,文理通顺”。

“写作与说话”训练的第三步是“思辨与立意”训练,计划在高中三年级进行。训练的重点是“练立意”(重在提高思辨能力)。训练的方式是“课内堂堂写,课外月月练”。这里突出一个“快”字(快思、快说、快写)。训练的目标是“参加专题辩论或写一篇文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论述要有一点见解,记叙要有一点特色,文章或发言要有一点新意”。

为了实现“写作与说话”训练第一步的目标,我们编写了《写作与说话》第一册。这本书是指导高中一年级学生课内外练笔用的教材,供高一两个学期使用。

《写作与说话》第一册的内容是“思考与表述”。训练和指导的课题有:“观察与思考”“阅读与思考”“口述与笔述”“复述与转述”“叙述与描述”“阐述与评述”“概述与综述”“识体与得体”“交际与交谈”等。

在教学中,要以课题内容为中心,组成单元训练。每个单元训练有明确的“训练要求”,有简要的“知识导引”,有规定的“课内练习”和自选的“课外练习”,还有教师定期的“习作讲评”以及组织有关的语文课外活动。

“训练要求”概括了课题内容的重点,也是单元教学的检测目标,一定要努力贯彻,认真落实。

“知识导引”提供了一些有关训练的基本知识,供学生自学参考,教师要结合实际择要讲解,重在指点学习方法,达到学以致用。

“课内练习”是为了验证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方法而设计的,要求学生必作,而且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每学期不少于5次)。

“课外练习”是高中一年级进行思考与表述训练,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把它正式纳入计划,紧紧抓住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具体要求是:每周坚持课外练笔4~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300~500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交给教师,作为考核学生作文成绩的主要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练笔要有计划地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和辅导,发现佳作要及时表扬和推荐。在每个单元训练结束时,要结合学生课外练笔的实际状况,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目的在于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以求改进(习作讲评每学期不少于4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外练笔的积极性,建议各班经常开展优秀习作展评活动,可由教师推荐,也可由学生自荐。评议优胜者,可向上面推荐,参加年级或全校的展评。经全校评议优胜者,除给予必要的奖励外,还可向有关报刊推荐,并争取发表,以资鼓励。

为了加强口语训练,一是鼓励学生经常动“口”;二是在练笔指导中,充分发挥“说”的“中介”作用;三是根据高中口语训练的计划和高一口语训练的重点要求,编写了一个专题“交际与交谈”,为训练口语交际作一点指导。

“写作与说话”训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中学阶段,要想真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还需要进行许许多多的研究工作。目前,语文教材改革实验,还处于探索阶段,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种进行“写作与说话”训练的思路与框架。不少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不少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恳切希望通过实验,深入研究,集思广益,不断加以改进,使这套教材日臻完善。

这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很多单位、专家、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提交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过程中,又得到审查委员们的指教,他们的意见对教材的修改和提高有莫大的益处。在这里,对他们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2003年6月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